“動手能力差,好好學剪紙!”
前幾天,一位老友來電,咨詢我關于孩子的動手能力的問題。
孩子叫石頭,我以前帶過的孩子。他語言和情商發(fā)展得都非常好,只是動手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,于是我建議朋友多帶石頭玩一些操作類的游戲,練習一下動手能力。
幾天后,我給石頭媽媽打電話,了解孩子的進展,不料石頭媽媽一籌莫展地對我說:“別提了,這孩子玩了兩天,就說什么也不玩了。”
“啊?不玩了?”我吃驚。孩子天生是喜歡動手的,這樣的結果真的讓我始料不及。“我可是費了大力氣了!”電話那頭的石頭媽媽向我匯報著幾天來的戰(zhàn)果:“這幾天,我天天都和他剪半小時的紙,我苦口婆心地給他講道理,說孩子啊,你手工太差了,一定要練啊,不然別的小朋友笑話你啊……”
話音未落,我這邊已經(jīng)徹悟了:方法有問題。
耐心聽完他的講述,我一針見血地提出自己的觀點:“我覺得你的引導方法欠妥。我們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喜歡動手,而不是教他去剪一個紙條。如果孩子對手工沒有了興趣,恐怕你和他練習的時間越長,孩子越反感?,F(xiàn)在必須停止這種方法,消除他對剪紙的恐懼。”
石頭媽媽顯然對我的話并不認同,她對自己慷慨激昂的教育方式并沒有感到有什么不妥,她這樣反駁我:”小時候,我就用這種方法勸他吃藥。我告訴他:你生病了,就要吃藥啊,雖然藥很難吃,可是誰讓你生病了呢?生病就得吃藥。而且這種方法很見效果。在剪紙的頭幾天,也很有效果呢,就是這兩天不聽招呼了。”我樂了:“那石頭現(xiàn)在愛上吃藥了嗎?”“那怎么可能?”“是嗎,那你現(xiàn)在用這種方法,石頭一定沒有辦法喜歡上剪紙。”
石頭媽媽啞口無言了。他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真的出了問題。我也陷入了反思中。
反觀整件事,家長的出發(fā)點無疑是好的,想讓孩子提高某些方面的能力,但其效果卻很微弱。這使家長對自己的教育能力非常懷疑。
那么,問題出在哪兒呢?我們在強調(diào)孩子的差。
為什么要吃藥?因為你的身體不如別人好。
為什么要剪紙,因為你的動手能力比別人差!
在這樣的強化下,孩子能記住的永遠只是·自己的缺陷。
記得這樣一個有趣故事:鴨子和兔子。在美國,人們常常對鴨子說:你游得真快,要好好游。對兔子說:你跑得很快,要好好跑。于是,在激勵聲中,鴨子充滿自信,越游越好,兔子充滿自信,越跑越快。而到了中國,剛好相反。大多數(shù)的情況下,我們常常對鴨子說:你游得不錯了,不用游了,跑得太慢,快去練練跑步吧!并且以同樣的理由讓兔子去學游泳。結果如何呢?不言而喻。
因此,別強調(diào)孩子的弱點。
當我們盯住孩子的缺點,把它放大,再放大,我們的孩子自然會受這種情緒的感染,變得自卑,更自卑。把需要的東西給孩子
為什么形成良好習慣的過程讓家長和孩子都感覺到“苦”?是因為我們沒有把孩子需要的東西給孩子。
游戲,是孩予的天性,應當是孩子自己做主的活動,應當給孩子帶來快樂。無論是動手的游戲,還是親子游戲,家長應當以一個玩伴的身份投入進來,有情感地參與,否則,這種游戲就只是一種變相的“作業(yè)”-只是一種形式,無法激發(fā)孩子的積極性,更不能帶給孩子快樂、自主的情緒體驗。
在教育多元化發(fā)展的今天,許多家長仍然抱著上一輩“祖?zhèn)?rdquo;的經(jīng)驗對孩子進行耳提面命的教育。家長苦口婆心地講述一大堆道理,而孩子壓根就不買家長的賬。于是,教育的熱情被孩子的冷水澆滅了。
成功的教育,更多的是潛移默化,巧妙機智的,是不露痕跡的。所謂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,就是這個意思了。
學前的孩子,愛玩,愛動,愛問,好奇心強。他們不喜歡單調(diào)枯燥的東西,我們的教育如果想讓他們接受,就要不斷以變化的姿態(tài)呈現(xiàn)給他們,寓教育于游戲中。比如,同樣是動手,我們可以領孩子玩搟面條,搓元宵,包水餃可以兩個指頭捏了木耳放到水里泡,留著中午炒菜吃……
教育的目的,放在我們心里就好了,不要掛在嘴邊。
孩子,不需要我們的“教育”,他們需要的,只是玩的這個過程,這個過程是快樂的。
良藥,未必苦口。